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正文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特别节目文字版

发布日期:2020-07-26 点击:次 供稿: 编辑:xcb 责编: 来源:

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 山西广播电视台制作

中共吕梁学院委员会宣传部 编辑

2020.7.21

【开场白】

男:99载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高举信仰火炬,始终牢记为什么出发。

女:99载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永葆赤子之心,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男:99载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赓续革命精神,始终牢记“赶考”路上容不得丝毫懈怠。

女:在党的诞生纪念日到来之际,多少人情不自禁再一次回想起自己的“政治生日”,回想起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拳、深情诵读入党誓词的庄严时刻。

男: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

女: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

男: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亲自安排解决我省霍州市干部出差时遇到的问题,党的领袖一以贯之的深厚为民情怀令人动容,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了光辉榜样。

女:改革发展第一线担当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埋头苦干、疫情防控主阵地拼搏奋战、科技创新最前沿矢志逐梦……他们是三晋大地上251万共产党员的代表,也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一员。然而,坚定的信仰、高尚的灵魂让他们看似平凡的人生不再平凡。他们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用忠诚担当书写着无愧无悔的人生答卷。

男: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只有自身过硬,才能挑得起担子、扛得起使命。

女:今天这期特别节目中一个个感人故事、一声声赤诚倾诉、一滴滴滚烫泪珠,饱含丰厚的精神滋养,为我们诠释了“一句誓言,一生作答”这八个字的千钧分量。

把群众的点滴小事放在心上

我手上拿着的这些信件已经保存了整整28年。28年来,我几次搬家,丢失了许多东西,但这些信我却当宝贝一样珍藏着。因为,这些信里“记录”了我和习近平总书记之间的一个感人故事,更见证了我们总书记始终把群众的点滴小事放在心上,一以贯之的深厚为民情怀。

那是1992年,我36岁,在霍州市委统战部任办公室主任。当时,我和时任统战部部长郝郁民同志、工商联党组书记韩忠民同志一起去福州考察。考察结束后,我们买了3张到温州的大巴车票。买票时,对方承诺有卧铺。但实际来的却是一辆普通客车。我们就这样强忍了一路,苦不堪言。半夜下车吃饭时,我悄悄记下了那辆车的车牌号码。第二天早上到了温州,我们与车主交涉,对方态度却很蛮横。车主的恶劣态度激怒了我。我决定写信投诉他们!信就直接写给福州市最大的领导——市委书记!

“市委书记哪有工夫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位同事这样劝我。但我坚持要写,咱是在他管的地方受了骗,他管不管咱也要反映!当时,我们并不知道福州市委书记叫什么名字,直接在信封上写了“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收”。信寄出去了,气也就消了一大半。之后我们便回了霍州,这件事也就不去想了。

回到家没几天,我就收到一封来自福州的信件,信封右下角鲜红字体标注着“中国共产党福州市委员会”,太好了!我们的信有回音了。我心潮澎湃,手里攥着信,赶忙去找郝郁民和韩忠民。“没想到!没想到!”看到信后,他俩也是激动不已。

这是一封来自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厅的函复。信的内容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们三位同志4月24日致信市委书记习近平反映出差我市期间购买去温州的车票,在‘五一’旅社门前被一些人公开行骗的来信收悉。市委书记习近平十分重视,立即批请有关部门认真查处,并将结果向你们反馈。”

看到回信,我才知道当时的福州市委书记名叫习近平,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位市委书记积极回应群众呼声的满腔热忱。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随后几天我们又收到了一系列处理“反馈”:福州市相关部门接到批示后,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就对事情进行了调查处理,退还了33.6元多收票款,取缔了10家非法售票点。

整个事情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真是不敢相信,一个市委书记能顾得上管老百姓这么小的事情,但人家不仅管了,还要管到让我们满意为止。从我们写信到最后有了处理结果,只用了40多天,环环紧扣,步步深入。

这件事让我们感到习近平同志真是心里装着人民的好干部。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他却把它处理得这么认真到位。我们当时就感到,有这样的好书记,真是老百姓的福气啊!

从那之后,我就一直关注着习近平,在报纸上、电视上寻找他的信息。每次在电视上看到他,就感觉是老相识,很亲切。习近平同志成了我们党的总书记,我真是太高兴了,从心里觉得踏实。

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学习强国”,关注总书记的一言一行。从他的每一次考察、每一次讲话中,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总书记的心里真正装着人民,他始终把群众的点滴小事放在心上。每次到基层考察,他总要到老百姓家里看一看,和乡亲们拉家常。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咱们山西,在岢岚县贫困户家里,他坐在炕沿儿上,拉着老人的手,细致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山西,一下车就走村入户。

每当看到这些情景,我都感觉很熟悉、很真实。因为我在28年前就知道,他就是这样的人,在他的心中,人民群众的事就是最大的事。不论是当农村的大队党支部书记,还是当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党的总书记,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事情已经过去28年了,但对我的影响是一生的!不论是为官还是做人,我处处向他学习。凡是群众上门来找,我一定要热情接待,多小的事儿也要让群众满意。

去年,新华社播发了“习近平与一封群众来信的故事”后,引起很大反响。大家说,回信蕴含的情感很真,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很重。习近平总书记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把群众点滴小事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老百姓的口碑,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这次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老乡家里说的几句话让我印象格外深刻,备受鼓舞。他说,“共产党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现在不但不收提留、不收税、不收费、不交粮,还给困难乡亲送医送药、建房子、教技术、找致富门路。”“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我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富强。

习近平总书记把群众点滴小事放在心上的故事,我会一直讲下去,它已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这些信件,我也会一直珍藏下去,传给我的子孙后代!

讲述人:张玉生(霍州市退休老党员)

共产党员要当转型发展的“愚公”

这是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太钢进行考察调研。当时,总书记拿起一片“手撕钢”仔细察看,用手指轻轻扭折了一下,不禁称赞:“工艺确实好,就像锡纸一样薄,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

作为当今世界顶级技术产品,“手撕钢”堪称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但长期被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垄断,我国只能依赖进口,比0.03毫米薄的人家根本就不卖给我们。

这就是“手撕钢”(手上拿着介绍),厚度仅有0.02毫米,几乎和一张同样大小的百元人民币等值。你看,是不是很容易撕开?从“高大上”的航天航空、高端电子、新能源领域,到眼下时兴的折叠屏手机都少不了它。

“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2016年成立时有15个人,平均年龄只有30岁。造出“手撕钢”真是难上加难,钢质纯净度、产线工艺、控制水平、高等级表面精度、产品性能五大核心工艺技术,就像一座座万仞高山挡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像愚公挖山不止一样,咬定目标,没日没夜地干。两年下来,我们硬是攻克了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取得突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这个项目最初立项时,有人信心不足,说“这个目标太高了,我们经不起折腾啊!”实验受挫时,有人想打退堂鼓,说“之前就请德国专家进行过研发,试验了许多次都不成功,光靠我们自己,恐怕干不成。”选定这条路,坚持走下来,最终取得成功,靠的是太钢人舍我其谁的信念、义无反顾的担当、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靠的是太钢人骨子里的“愚公精神”。

大家都知道,我们太钢有个被人们称为“当代愚公”的李双良。就是他,历经多年奋战,搬走了大渣山,让这里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公园。

在一次攻关会议上,我们研发团队的带头人、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的党总支书记王天翔动情地说:当年李双良老人数十年如一日治理渣山,经常讲“要一辈子豁出来为人民服务”“治不住渣山,我对不起党!”这就是双良精神,是任何困难都压不倒我们太钢人的骨气。有双良精神,有集团党委的支持,就没有搬不走的大山,更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们研发团队的青年们一定要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坚决突破被卡脖子的局面。

“手撕钢”项目上马之前,我们的主要产品是0.5毫米不锈钢材料。从0.5毫米到0.02毫米,常人眼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差距,对我们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轧制是首道工序,每往前推进0.01毫米,意味着辊系配置的推倒重来。20根轧辊,对应不同的宽度有6种选择,锥度有5种选择,每种锥度对应5种锥长,又需兼顾不同的凸度选择。如此多变量的配比,意味着2万多种可能性。在这么复杂的轧制过程中,断带是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

2017年12月10日上午9时,2号轧机开始按照预定方案再次进行0.02毫米穿带轧制。11点40分,终于完成穿带,准备轧制。谁知,生产到100多米时,“啪”一声巨响,钢带瞬间破碎。

不同于厚板断带一分为二,薄板一旦断带,就会碎成粉末。打开辊系,我们发现里面全是粉末状的白色钢渣。只能由瘦小的职工爬进0.4米高的机架,用手抠、用手抓,一点一点地把攻关“心血”清理出来。

在我的办公室里,堆放着一摞将近1米高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一个个实验参数和团队成员之间一次次思想碰撞。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功夫不负有心人,从0.1毫米到0.05毫米,再到0.03毫米,箔材一天天变薄。2018年初,0.02毫米的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终于研发成功。之后,我们又在箔材的宽度上进行技术攻关,终于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640毫米宽、软态0.02毫米厚的不锈钢箔材。

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为了厚积薄发。“手撕钢”代表一种方向,带动了高端制造原材料的变革,这两年公司每年收入增速都达到了80%,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总书记调研期间强调“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勉励我们“再接再厉,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努力不断创新,在工艺技术上有更多突破,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当好“愚公”,就是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在转型综改这个大舞台上埋头苦干;当好“愚公”,就是要做与时间赛跑的疾行者,靠速度的比拼、意志的较量、敢为人先的胆识赢得发展先机;当好“愚公”,就是要做搏击风浪的弄潮儿,拿出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豪迈气概,瞄定目标、笃定前行。

讲述人:段浩杰(太钢“手撕钢”研发团队成员)

“被别人需要,我就幸福”

照片上这个挑水的女人叫刘桂珍,身高1米53、体重80多斤,一副瘦弱的肩膀却扛着四副重担。她当了42年村医、29年乡村教师、22年村支书、17年村主任,这四副担子的工龄加起来,足够别人干上两辈子。

20多年来,刘桂珍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早上5点起床,赶在7点孩子们早读之前,把该出的门诊尽量出完。实在分身无术时,她就一边上课,一边叼空儿给病人输液。

就是这间常常被兼做医务室的教室,29年来,没让周边三个村的一个孩子辍学,成绩还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

下课了,一脚刚跨出教室门,就有村民喊她赶紧到地里去,收购油松苗的来了,大伙儿都等她拿主意。

从三年前我们第一次走近刘桂珍,就一直试图寻找一个答案: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个农家女人把四副哪个都不轻的担子全都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那句让她用一生去作答的誓言,究竟是什么呢?

三年后的一个夏日,我和桂珍姐在她家的小院儿里聊天,同事随手拍下了这组照片。当我看到这一张张笑脸时,那个搁在心上整整三年的“问号”突然间变成了“感叹号”。

您看这些笑脸,是不是每一张都散发着一种满足,和因为满足而生发出的幸福?

刘桂珍说,她天天都觉得很满足。村民生病给看好了,很满足;孩子们掌握了运算法则,很满足;谁家托她办事办成了,很满足;眼看乡亲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很满足!

“被别人需要,我就幸福!”这,就是一位共产党员的幸福观!

入党时,刘桂珍曾问过父亲:“怎样才算一名好党员?”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也是段家湾村的第一任村支书。对女儿的这个问题,他只说了一句话:“心里装着别人,不占便宜、不存私心。”

是啊!因为心里装满别人,那个“小我”就没了位置。

因为没有了“小我”,全村20多户100多村民的每一份获得感,都会让她觉得很满足;因为没有了“小我”,她扛着四副重担、守着四块“责任田”,领着千把块的月工资,却也那么满足;因为没有了“小我”,她42年来看病从不收费,还把政府给她每月400元的村医补贴拿去给贫困户垫付新农合医保。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句铿锵的誓言,不正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回答吗?

其实,在桂珍姐心中,也曾有过那个“小我”。

42年前,她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一门心思想考大学当法官。可父亲却非让她去当村医,理由是“全村年轻人数你有文化,你不干谁干?”不大情愿的刘桂珍一边参加村医培训,一边偷偷复习准备高考。可就在高考那天,她骑着自行车往县城赶,心里却开始一路上翻腾。

“到底该考大学,还是当一辈子村医?”也许在我们看来这是一道无需选择的选择题,她有一万个理由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可当年的现实是,刘桂珍是周边五个村唯一的村医,没有她,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就得背着病人走一个半小时山路去乡卫生所看病。

“你不干谁干?”想起父亲那句话,脚下的车子越蹬越没劲儿。心神不定的刘桂珍撞了人,也因此耽误了考试时间,可就在那一刻,她却突然释怀了:“嗨,命中注定我就应该守着他们一辈子吧!”让我惊讶的是,说这话时刘桂珍脸上没有一丝遗憾,反而露出一份小确幸的、挺满足的笑。

后来,村里唯一的小学教师也嫌工资少、条件苦,撂挑子不干了,刘桂珍又执起了教鞭。1996年,段家湾村“两委”换届,有点能耐的人都到外地打工不愿意接班,大家希望刘桂珍能接手干。而这回,还没等父亲说那句“你不干谁干”,刘桂珍就一口应承下来了。她说,那几天,一件件往事一直在她的脑海里转悠。

刘桂珍说:“有一次,早晨下来叫我给他老婆看病,我一上去人家老婆把饭已经做好了,虽然是下的方便面,一个碗里竟然给我盛好了5个鸡蛋。”

5个鸡蛋一口吃不下,却一直搁在了桂珍姐心上。就为这一份放不下的情谊,2003年,已经身兼村医、老师、村支书三职的刘桂珍又把村委主任的担子也扛了起来。

从2009年开始,她带领大伙儿种油松苗,把全村人均收入从1000多元提高到了上万元。兜里有了闲钱的村民们都纷纷把孩子们送到县城读书,现在,村小学唯一的一个学生也很快就要毕业,刘桂珍这四副担子终于能卸下一副了。她说:“等我这肩上的担子一副一副都卸下来了,就说明乡亲们都奔更好的日子去了。”说到这里时,她笑得特别开心。

临别时我问了桂珍姐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这四份工作让你选一个,你会选什么?”她想了好半天,这样回答:“我会选村医。”

是啊!即便哪天四副担子都卸下了,她心里,也再也找不回那个“小我”了,因为她早已习惯,被别人需要,自己才会幸福。

讲述人:陈霞(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是战士,就要一直往前冲

我叫王俊平,是医疗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也是山西首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队员。当医生近40年,每个春节几乎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可今年的春节,还是不寻常。

除夕前夜,我像往常一样,在医院接诊了近30位病人,晚上回到家等爱人休息后,悄悄地开始收拾行李。其实接到出征湖北的任务后,我一直没有告诉她,毕竟心里明白,这是一场充满着太多未知数的特殊战斗。我不知道前方有多危险,也不知道会在那里待多久,更不知道是否能够平安回来。说实话,这次去是抱着以命换命的决心去的,在未来的日子里,对她来说一定是度日如年,所以那会儿就想着,能让她少一天担心,她就能多睡一个安稳觉。

我今年已经59岁了,在全国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中也是年龄最大的。作为一名医生我比别人更清楚,年纪越大抵抗力越差,被感染的几率肯定比那些年轻同事更高。穿上防护服,在病房里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对体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可我还是要去!并且一定要去!因为我知道,我不仅仅是一名医生,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人民的生命和安全以及人民健康更为重要。

回想一下我近40年的医疗工作,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王家岭透水事故等等,每一次我都冲在第一线,同事们都叫我“灭火队长”。我有抗击非典的传染病救治经验,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经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年龄大不是劣势,而是优势。

第一批出征的队员,大家心里都忐忑不安,为了稳定队员的情绪,我经常跟大家说的那句话就是:我们是医生,从山西到湖北,只是换了个地方看病而已!

在医疗队微信群里,我也每天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大家;每天早上穿好防护服后,我要给每一个人都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抽空的时候我还会给大家做一碗拿手小面、包包饺子、讲讲笑话,缓解一下队员焦虑心理,队员们常说,王老师你怎么心这么大?其实我也有恐惧,我也有焦虑,我也有害怕,但是人生经历得多了,能克服的要自己克服,作为队长不能把这种焦虑情绪带给大家,应该让所有队员从心理上释放下来、缓解下来,更顽强地投入战斗。

到了湖北以后,我们遇到的实际困难要比去之前想象得更为严重。作为大家眼中的“灭火队长”,我首先想到的是,加开新的病区,使更多的病人能够得到尽快地救治。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率先整建制接管了新病区。在这个时候,我带领我们的队员一起划分病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仅仅用了一天时间,我们的新病区就建立了。收满病人,建好病历,我们前后用了两个小时,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彻底阻断了由重症向危重症转化、轻症向重症转化的可能性。

有一个病人,在医院门口守了五天五夜,住院以后激动地说:是山西医疗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疫情结束之后他一定要来山西,看看这里的山和水。

画面上的暖水瓶是我自掏腰包给患者买的。大家都知道,湖北在春节前后是非常阴冷潮湿的,这种气候对肺部感染的病人非常不利,能够保障患者随时喝上热水,是让病人尽快恢复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一杯热水、一声安慰、一个微笑,我把自己近40年的“关爱疗法”带到了湖北。

在与病魔战斗了58个日日夜夜后,我们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当我带领一起奋战的兄弟姐妹们平安回家时,我满眼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自己的生死可以不顾,但是作为队长,除了要救治病人,还要把所有队员平安地带回来,把这批年轻的、活泼的、经历过战斗历程的战士平安地带回来,这是队长的职责所在!

出征时的铮铮誓言兑现了。在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真正的使命和担当。

回想起17年前非典肆虐时,山西是重灾区,那时候我41岁,在持续3个月的山西战疫中我坚持下来了;12年前的汶川地震,我46岁,从汶川跨省转运到山西的60多名伤员,都得到了有效救治;10年前的王家岭矿难,我48岁,置身几百米深的井下救人,当你看到100多名矿工能够平安地救出,那个激动、那个心情,那是由衷地高兴。

我是一名医生,我时刻记着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我上就是党员上,我必须上!

这位穿白大褂的是我爱人,她是山西省人民医院妇科主任,也是山西第一批援疆干部;这位穿白大褂的是我的女儿,她说看到爸爸和妈妈救治了一个又一个病人,她感到无比自豪,她现在是神经内科的医生;大家看到这位穿白大褂的帅小伙,是我的女婿,现在是普通外科的一名主治医师。我们家的团圆饭、家庭会议就是病历讨论会,我们常常在一起交流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我经常会和两个孩子说:是战士,就要一直往前冲!

讲述人:王俊平(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两代人的心愿

2020年春天,是我从医14年来最难忘的一个春天。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我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忠贞信仰的那抹红,永远印刻在我的生命中。

与以往一样,这次疫情来临时,冲在最前面的还是共产党员。危难之时,先锋模范的感召力更加强大。尽管自己不是党员,我也在第一时间报名上了一线。唯一感到不安的是,80岁的老父亲刚刚手术出院。令我感动的是,父亲不仅对我的决定表示支持,还一再叮嘱我要好好表现。父亲和我一样,也不是党员,他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的苦难,也亲历了70年来的沧桑巨变,他对党的情感格外深,对党员也格外信任,加入共产党,是老人家一生未尽的心愿。

对“80后”的我来说,入党是件神圣的事,也似乎有些遥远。说实话,我没认真想过,自己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内心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像那些优秀共产党员一样,在关键时刻奋不顾身,冲在前面。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范梦柏是位老党员,他整夜整夜地扎在医院,一次次深入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和同事们精心制定了“一人一策、一人一个救治与监护小组”的方案。疫情严峻,范老师心理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我多次看到深夜一两点,他在寒风中徘徊思考。有一次,早晨交班时他摇摇晃晃地跌坐到椅子上。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时,面对镜头,范老师满脸从容自信。我知道,他是把困难与艰辛都压回肚子里,是想让人们感觉到,疫情并不可怕,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是生命和健康的“保险柜”。

确实,这是一个荣获过“全国抗击非典英雄集体”称号的医院。这里有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医护人员队伍。多年来,我们同各种传染病做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一次都是共产党员带着我们走进与死神搏斗的重症病区,“跟我来”,这是消除我们年轻人恐惧的最管用的三个字。

三层负压病房患者最多时有40多位,内一科主任段慧萍一圈走下来差不多要两个小时。厚厚的防护服下,年轻的护理人员都憋闷得受不了,瘦弱的段主任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终于有一天,她晕倒在现场,稍作吸氧休整后,不顾劝阻,再次走到患者床前。

护理部主任杨红雨,真像是一块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全院医护人员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压在她身上。同时她还要统筹协调护理工作。即使这样,她还经常帮助清理垃圾,搬运物资,她对护士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人手不够时,就给我排上班”。

身边的共产党员,不仅给我吃了定心丸,增添了前行的力量,也让我对自己的政治生命有了新的思考。

省委书记楼阳生也来了。那是1月29日,我上一线的第四天。楼书记肯定了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一支党和人民可靠可信可用的有战斗力的队伍,一再叮嘱我们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身体,尽最大努力实现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暖心的话语,让我们感动,也给了我们力量。

其实,省委领导一直在同我们一线工作者并肩战斗。救治危重病人的指示是必须执行的军令,也是细致入微的指导,更是殷切的关怀与叮咛。

疫情期间,我这个外科大夫被委以重任,负责发热门诊工作,之后应急病区缺人,我又转头去支援。我跟随优秀共产党员的步伐,默默工作。每当看到他们推开同事把被传染的危险留给自己时,我的心总是一紧,一热:党员!这就是党员!

这个春天,我格外真切地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党的力量!

火热的斗争中,我终于鼓起勇气,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3月16日,当我与另外9位同事光荣地站在党旗下,一字一句读出这神圣的誓言时,就像当年戴上红领巾一样,心潮起伏,无比幸福。我第一时间将入党的喜讯告诉了父亲,还在恢复期的他声音颤抖地连说了两遍“好”!我知道,某种意义上说,我也帮父亲实现了他一生的愿望。

过去,火线入党对我来说是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春天,我也成了故事的主人公。

下一次出征时,我终于能够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站出来,响亮地说一句:“跟我上!”

讲述人:靳民路(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医生)

爸爸,你听到了吗

这是我和妈妈2017年端午节的合影,没有我的爸爸;这是我和妈妈、姥姥2014年暑假游玩的合影,没有我的爸爸;这是我和妈妈2008年的照片,还是没有我的爸爸——

这是我4岁和1岁的时候,我们家至今仅有的两张全家福。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爸爸经常不在家。妈妈告诉我,爸爸在忻州当兵,只有探亲假才能回来。后来,爸爸转业当了一名警察,还是经常不在家。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他回家后接到紧急任务马上又出发,我一个人在家等他。等着等着,我蜷缩在沙发上就睡着了。看着别的小朋友有爸爸陪着,我总想问:我的爸爸在哪儿?我想有一个回家的爸爸。

这是爸爸送给我唯一的礼物,它摸起来有些冰冷,但是当我打开开关的时候,我觉得前方的路永远都是亮的。它陪我走过了初中三年的早读,在那几条漆黑的巷子里,它就像爸爸的眼睛,一直照亮着我,温暖着我。

手捧着爸爸的这本工作笔记,里面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党章党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工作安排。这一页写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用平凡铸就伟大,用行动践行誓言。”无论是繁杂琐碎的邻里小事,还是打击犯罪的重大任务,你总第一个冲上去。我读懂了:你是老党员,是教导员,你得带头做表率。“人民警察为人民”“群众的事耽误不得,事儿再小都是大事,随叫随到。”我读懂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在我和妈妈的手机里最多的信息是:所里忙,回不去了;有执勤任务,回不去了;有紧急出警,回不去了;要去贫困户家,不回去了……

妈妈总和我说:“爸爸心里呀,装的全是工作,好像这个人生来就是给党和人民生的。”你却笑着说:“人民警察就是要做群众的‘守护神’‘贴心人’。”在你笑容里我读懂了:你把群众当亲人,一句“谢谢张警官!”“张警官好”,你都会很满足。你为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感到光荣。

爸爸,在这一本本工作笔记中,我读懂了你的忙、你的累,读懂了流淌在你血液里的初心使命、忠诚担当。

为防控疫情,你在卡口忙了整整三天三夜,2月2日开车回家的路上……爸爸你太累了!我和妈妈再也没有等到你。爸爸,你答应过我,要牵着我的手送我出嫁。爸爸,你答应过妈妈,退休了要陪她到处走走。爸爸,我们在等你回家……爸爸,你和我说过:人要自立、自强、努力、上进、有一颗责任心。自己能干的事,不要去麻烦别人。别人帮了你,要感恩。我明白,只有感恩,内心才是快乐的。

爸爸,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你的女儿,我们一家人再也不分开了。爸爸,你听到了吗?

讲述人:张华(灵丘县牺牲民警张志民的女儿)

从“零”到“一”,勇毅前行

大家好,我叫任斌知,是一名疾控战线上的老兵,也是一个离不开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可以说,实验室就是我的人生舞台。

我是1997年硕士毕业后分配到省疾控中心工作的,2005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完博士学位,2006年重新回到了疾控岗位。从那时起,我的职业生涯就和实验室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省疾控中心建成了一批国家级参比实验室、国家级监测网络实验室、PCR实验室及菌(毒)种库,我们还建成了覆盖全省11市的流感网络实验室体系。这几年,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核酸检测,还有各种常见病、流行病的病原检测,就是在这些实验室里完成的。

我们这个行业有句老话,“医院是减少存量的,疾控是控制增量的”。很浅显的道理,我们检测病毒的能力提高了,发现疫情就会更快,就会更有针对性地阻断病毒传染源,减少大家被感染的可能。我们的工作就是用科研技术手段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早在1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就对“及早研判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加强溯源和病原学检测分析,加快治疗药品和疫苗研发”作出部署。省委用行动践行忠诚,迅速筹建病毒实验室,省疾控中心成为实验室建设的依托单位。

记得省卫健委、省疾控中心领导向我们传达楼阳生书记关于加快筹建病毒实验室的指示要求时,我和同事们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咱们省的疾病防控与诊治工作终于可以“更上一层楼”了!2月7日召开的第七次专题会议上,我向省委汇报了实验室建设的初步设想。楼阳生书记一锤定音,就是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加快组建“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打通科研与临床、教学、生产各个环节,为提升全省公共卫生安全基础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科研、人才支撑。

实事求是地讲,我省不是医疗强省,医疗科研滞后是突出短板。目前全国共18个省建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其中P4实验室1个、P3实验室48个,而我们省这方面的数字是“0”。省委部署建设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时候,就有不少业内同仁说这是一件“开荒拓土”的大事。在我看来,关键在“三个一”。第一个“一”,是“从零到一”,填补我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空白。第二个“一”,是“融为一体”,把咱们省医疗卫生领域11家单位最优质的资源力量整合到重点实验室这个大平台上,握指成拳、强力突破。第三个“一”,是“争做第一”。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现在我们国家有依托中国疾控中心建设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大学建设的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而我们的重点实验室,在启动建设之初就把防控与诊治贯通起来,在全国是第一家、独一份儿。

那么,重点实验室可以做些什么呢?如果把我们和突发、新发传染病比作对垒攻防的敌我两军,那么重点实验室就要扮演三个重要角色。首先是“侦察兵”,通过对病毒基因测序,搞清楚敌人长什么样子、从哪里来、有哪些近亲,实现精准绘像;其次是“参谋官”,分析战情战况,从预警、研判、干预等方面出主意,制定对敌战术;还要当好“总后勤”,承担捕捉疫苗毒株、加强技术储备、组建人才梯队等杂七杂八又不可或缺的活儿。

说到底,建设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咱们省敢于从零起步、追赶超越、瞄准一流,靠的是胆识魄力,靠的是忠诚担当,靠的是勇毅前行。从1月30日部署筹建,到2月21日批准建设,再到现在组建科研队伍、完善运行机制、加快课题立项、强化科研攻关……短短五个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坚持边建设、边推进、边科研,已经有一批项目启动实施,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山西速度”。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快建设P3实验室,以一流平台、一流课题吸引和集聚一流人才、领军人才,向前沿核心技术发起挑战,逐步提高疫苗、抗体药物等项目的研发、临床试验和就地转化效率,既要把落下的步子追上去,还要在一些优势领域从“并跑”变“领跑”。

从“零”到“一”是突破,前进征程上有许多急难险滩,我们只有勇毅前行。省级重点实验室就是播撒在三晋大地上的一颗种子,“一生十、十生百”,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就一定能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出幼苗,开出璀璨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造福全省人民!

讲述人:任斌知(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

致富花感恩花

我叫杨旗,是大同市云州区一个种黄花、卖黄花的普通农民。

都说“种黄花就像种黄金”,为啥呢?老百姓算过账:种一亩黄花等于种十亩玉米,一斤黄花能顶得上一斤猪肉的价。你说这满地黄花可不就是满地金针?我们云州光照足、温差大,特别是有富硒的火山岩土壤,适合高品质黄花种植。可多少年来种黄花的并不多,大部分农户还是种点玉米、打打零工,一年到头也就刨闹个吃穿,住的还是土窑洞。为啥明明这土里有“黄金”,俺们却不敢挖?因为有五怕:一怕天旱,二怕虫害,三怕头三年没收成,四怕雨涝晒不干,五怕缺劳力采摘难。

黄花是一年种、二年管、三年见效,第四年开始盛产,头两年就一点收成都没有,可一家人的生计等不及呀!八年前有村民想试着种黄花,一亩300元流转了农户们的土地,第三年头上实在出不起流转费了,村民们就把土地要了回去,眼看再有两个月就到收获季了,可满地的黄花都被拔光种上了玉米。结果那年,一斤黄花的市场价卖到了29.5元。

不是咱农民胆子小,实在是输不起。就算流转费那些事能解决,还有一大堆难题。光是摘黄花,就能愁死人。黄花得趁还没开时就赶紧摘下来,就靠夜里那几个钟头,太阳一出来花开了,就卖不上好价钱了,所以特别耗人工,家里一两口人的根本不敢种。再一个我们这儿一进七月经常连阴雨,摘下来的黄花全烂了,就算有“毒日头”的时候,也没那么多场地去晾晒。

我们这儿的庄稼人祖祖辈辈只信人种天收,老天爷不照顾就活该挨饿受穷。哪想到,现在有了“黄花书记”们,这满地“金针”真的变成了真金。我们大同的“黄花书记”可多了,这几年,帮我们种黄花就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从2016年开始,大同市委开始动员有基础和条件的村发展黄花产业,村村都要依托支部成立合作社,村干部带头,带领大伙儿种黄花。光有领头雁还不够,还得有好政策给它当翅膀,要不就成了“赶鸭子上架”,哪能飞起来。市委出台了10项好政策,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啊,把“五怕”变成了“五不愁”。怕天旱,就给打机井、搞喷灌;怕虫灾,就拿钱帮我们上保险;怕周期长见效慢,就给一亩地500元补贴,贫困户还多补500元;怕采摘期缺劳力,就帮着联系采摘工,动员全市机关干部去帮忙摘;怕没地方晾晒,就扩建硬化场地、建冷库、在田间地头安装烘干设备,到了集中晾晒期,还把学校操场、机关单位的停车场都腾出来给农民晒黄花。党和政府还帮我们开拓市场、延伸产业链。我们现在是“不愁种、不愁摘、不愁晒、不愁卖,天灾来了也不愁”。

农民就讲个“比、看、算”,有党组织给咱减负担、当保姆、解忧愁,当然愿意跟着干。这几年,我们云州区种植黄花的农户越来越多了。我带领全村108户村民,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平均每户一年能收入两到三万元。我以前是蹬着三轮车走村串户收黄花,现在,三轮车换成了依维柯,光我们村里就有30多台依维柯呢。

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说上话。5月11日那天,我们正在锄草,没想到总书记走进了我们黄花地里头。更没想到的是,总书记对种地那么在行,说的都是庄稼人的内行话。总书记嘱咐大家:小黄花、大产业,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成为人民群众的“致富花”。

现在,我们不光把黄花叫“致富花”,还发自内心地管它叫“感恩花”。

我给您念念乡亲们编的顺口溜:

好支部,帮咱栽富根;好产业,咱得卖力干;

共产党,扶咱奔小康;人家扶,咱就得往起站;

党给咱,栽下“致富花”;咱要让,开出“感恩花”!

讲述人:杨旗(大同市云州区黄花种植户)

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

习近平总书记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衡量一个干部的好与差,就是看他能不能办实事,能不能打开局面。”右玉的县委书记和老百姓之间的感人故事加深了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创作《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这部电视剧之前,我就去过右玉很多次,像磁铁般吸引我的是右玉的树,更是那些种树的人。一次次和70年一直种树的右玉群众促膝长谈,我终于真正读懂了“右玉的群众就是通过种树认识了右玉的干部,认识了共产党”这句话的深意,真切体会到了右玉干部群众之间令人动容的深厚情感。

我永远不会忘记,2017年春天我去右玉时见到的一个叫戴桂花的女人。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可提起她的丈夫毛永宽,对右玉种树历程有所了解的人,估计都不会陌生。1970年,21岁的戴桂花嫁给了右玉威远堡村党支部书记毛永宽,那年毛永宽20岁。1979年,29岁的毛永宽累倒了,永远离开了他为之献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威远堡,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妻子。面对年近70的戴桂花,我不知道该怎样向她提起毛永宽,我知道那是戴桂花一生的痛。戴桂花似乎看出了我内心的疑虑,淡淡一笑对我说,她知道我是为毛永宽而来,想问啥就问啥,不必在乎她。戴桂花的话讲得很平静,但在她的眼里我看到了滚动的泪水。

我静静地看着她,什么话都问不出口。戴桂花缓缓背过身抹去眼角的泪水,轻声告诉我,毛永宽是一个夜里睡不着觉的人,时时刻刻都在想事,每天又是村里起得最早的人。威远堡是一块盆地,土质很好,但由于风沙的侵袭,收成总是很差。毛永宽刚当上支书,就决心响应县委号召,带领全村人种防风林。群众都知道支部书记是想给大家办好事,但就是不买账。能埋了人的沙丘上多少年来寸草不生,怎么可能种活树呢?大伙儿实在是穷怕了,不敢“瞎折腾”。毛永宽只能求助新婚妻子戴桂花。他说要先做一个实验,在沙丘上把树种活,给乡亲们找到一条活路。其实,戴桂花也不相信沙丘上能种活树,但她了解毛永宽从来都不回头的性格。

第二天,小两口就扛着铁锹上了沙丘。以后的日子里,每天晚上下工后,毛永宽都要和妻子拉着水车到西门外给树浇水,一浇就是大半夜。功夫不负有心人,树终于种活了,全村的老百姓也都心甘情愿地跟着支部书记去种树了。几年之后,威远堡西门外竖起了三道防风林,风沙被彻底挡住了。紧接着,毛永宽又带领乡亲们在几千亩土地上修建了田、林、路、渠、网格化防风林带。

从戴桂花的口中,我得知毛永宽最要好的朋友是县委书记常禄。常禄是在右玉工作时间最长的县委书记,从1975年到1983年,一口气干了整整8年。常书记是一个实干家,他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紧紧围绕着一个“实”字,他只认一个死理,那就是一切工作都必须从右玉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1979年,毛永宽29岁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个阴冷的秋天,“古堡之灵,威远之魂,英年早逝,痛煞民心。抗风治沙,修路造林,干群一心,鞠躬尽瘁。其德之广,天地共认,其德之远,铭刻众心……”这是公社主任王德功含泪写下的悼词。在全村几千人的悲声中,县委书记常禄主持了葬礼,威远堡用36人抬棺这样最隆重的礼仪,送走了他们年轻的村支书……戴桂花说,直到今天,威远堡的乡亲们还会常常念叨:这片林是永宽带我们种的,那片林也是永宽带我们种的。在威远堡人的心里,永宽一直活着……毛永宽去世15年后,已经调到雁北地委工作的常禄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年仅59岁。右玉人民没有忘记曾经带着自己种树的好县委书记,上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前往大同为老书记送行。

戴桂花送我走出她家那座小院时,突然对我说,我们右玉的书记都是好书记,老百姓心里一直记着他们哩:张荣怀、王矩坤、张进义、马禄元、庞汉杰、薛珊、关毅、杨爱云、常禄、袁浩基、姚焕斗、师发、高厚……告别戴桂花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位农村老大娘怎么能像念叨自己的亲人一样,一下子说出了那么多位县委书记的名字呢?

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的答案:几十年来,共产党领导右玉人民改天换地,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让右玉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在右玉人民心中,这些县委书记的名字已经成为这场伟大斗争的一个个闪亮的符号。一个执政党只要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真刀真枪办实事,人民群众就会永远把你放在心尖尖上。

讲述人:马连伦(剧作家)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我叫张晶,来自山西省话剧院。屏幕上这位慈祥的老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申纪兰,是我们山西3700万人民的骄傲。6月28日,申纪兰老人走完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带着无限眷恋告别了生养她的这片土地。然而,“纪兰精神”将代代相传,永远感动着我们、教育着我们。

2019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将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挂在了申纪兰胸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申纪兰动情地说:“我是代表亿万农民光荣地领了这个奖,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我就领不到这个奖。”

申纪兰获得过无数的荣誉。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前夜,86岁的她坚持亲手把一枚枚奖章别到胸前。参加完阅兵式,她又小心翼翼地把奖章从衣服上摘下来,用纸巾一层层包好,放入布袋。申纪兰格外珍惜党和国家授予她的荣誉,始终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她常说:“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一辈子的承诺。”

“能当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就了不得了,没想到接连当了十三届。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说话,人民代表就要给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次参加全国“两会”前,她都要走访群众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材料,还要去人大、政府等部门征求意见。仅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她就先后提交议案建议480多条,既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合理使用土地、解决干旱地区饮水困难等为农民代言的,也有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其他领域的。

她始终把西沟人的事儿放在心上。乡亲们想外出搞劳务,她就出去帮着揽活计;乡亲们为农产品滞销发愁,她就四处奔波找销路;乡亲们需要化肥、种子、农药,她就到处联系采购。西沟村长期缺水,申纪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忙着张罗联系打井的事,还捐出了2万块钱。2001年6月,西沟村终于打出了第一眼机井,全村人吃水有了保障。

“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申纪兰特别执着,特别有韧劲。直到现在,西沟村民还经常讲起她带领大家种树的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天不亮就上山、天黑了才回家,和乡亲们一道在332个干石山坡上植树造林。多少年下来,村里种下了2万亩松树、300亩果树,还有3万株核桃树。如今,村里家家户户在山上的“绿色银行”里都有“存款”了。

西沟是申纪兰脚下最坚实的土地,为乡亲们做事儿是她最大的快乐。

申纪兰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天不干活就觉得不舒坦。八年前,一位叫张娟的姑娘来到申纪兰身边工作,那时老人都已经83岁了。见了面没说两句话,老人就拉着张娟去地里锄草。那是一片玉茭地,张娟在城里长大,分不清新生的玉茭苗和青草,一锄头下去,老人就急得拍着大腿拦住张娟:“看你这个闺女,把好好的玉茭苗都锄了!”老人一边熟练地挥动锄头,一边教张娟识别玉茭苗。申纪兰到谷子地里间苗时,因为弯腰吃力,常常跪下来干活。这就是申纪兰,就是那位多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出国参加过世界妇女大会、成为多国领导人座上宾的申纪兰!

申纪兰的善良朴实在西沟是出了名的。年纪大的村民直到今天还经常说起这样一件事,西沟一个无依无靠的放羊倌去世,申纪兰亲自给他剃头洗脸,买棺入殓。出殡那天,天降大雪,乡亲们抬着灵柩一步一滑往坟地走,申纪兰把绳子套在肩上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西沟的百姓哭着说:那可是顶门儿子才干的事啊!

“我就是一个农民。”这是申纪兰最常说的一句话。无论去北京,还是去太原,开完会她总是急着回西沟。看到西沟的梯田,她就眉头舒展;看到西沟的乡亲,她就亲得不得了。

申纪兰,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顺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这是国家通讯社播发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先进事迹简介。

这位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功臣,既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她始终牢记自己是党的女儿,始终牢记是英雄的太行山、是人民这座大山把她举得那么高;在巍峨的高山面前,她时刻把自己看作一棵草、一棵小草。她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就像一片灿烂的云霞,让莽莽群山变得分外妖娆。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讲述人:张晶(山西省话剧院演员)

【结束语】

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这是一个肩负历史重托的政党对人民的承诺。

女:誓言铿锵,逐梦前行。3700万三晋儿女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牢记领袖殷殷嘱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重大任务,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女:让我们把深情的目光投向金灿灿的镰刀锤头,在鲜红的党旗下再一次举起右拳!

合:一句誓言,一生作答!

上一条:吕梁学院教师在2020年度全省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