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以“弘扬吕梁精神 传承晋绥文化”为题,围绕我校革命文化特色育人的实践举措,从“深入开展晋绥文化传承”“积极推进革命文化进课堂、进头脑”“扎实开展晋绥文化课题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报道了我校的文化育人工作及成效。

具体内容如下:
巍巍吕梁山,滔滔黄河水,孕育了晋绥边区这一片革命的热土。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这里曾是八路军对敌作战的主战场,是陕甘宁边区的东部屏障;这里的沟壑峁梁间孕育着民族精魂,红色血脉在这里赓续绵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吕梁学院将“弘扬吕梁精神、传承晋绥文化”作为办学育人的主线,聚焦晋绥革命文化铸魂育人,深入开展晋绥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晋绥红色文艺和红色历史的传习挖掘工作,以及晋绥经济社会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
吕梁学院积极推动革命文化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在大一年级开设“吕梁精神与红色文化”全校通识必修课,大二年级着力打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政课程,创新“吕梁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专题教学,大三、大四年级开设“吕梁精神+”专业课程。
2017年,吕梁学院晋绥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作为以晋绥边区革命历史和文化为核心研究宗旨的学术研究和育人机构,坚持老师带领学生以红色项目研究进行铸魂育人,在红色项目育人中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将红色项目作为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的精神的主战场,锤炼学生党员的忠诚品格和党性修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吕梁学院将课程思政融入第二课堂、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其中晋绥研究中心组织的重走“延安-吕梁-西柏坡”的“进京赶考”路线,成为吕梁学院革命文化特色育人实践的集中展现。
2018年3月与2021年3月,吕梁学院晋绥研究中心分别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七十周年暨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红色文化与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暨《晋绥日报研究文存》首发式”,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在两次研讨会中,许多本科生与指导老师合作完成了关于晋绥新闻、文艺、体育、金融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吕梁学院长期与热心公益事业的晋绥革命根据地战斗和生活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其子女,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吕梁学院正在筹备成立“晋绥精神传承班”,将红色晋绥和英雄吕梁的革命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跑好新时代晋绥革命文化育人的新长征接力赛。
“吕梁学院扎根革命老区,有责任为老区的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吕梁学院校长薛晋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