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张婷瑜老师在关于环境样品中总锰及维生素C泡腾片中抗坏血酸的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 “Facile and 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sodium lignosulfonate derived carbon quantum dots for the detection of total Mn and ascorbic acid”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科院分区二区期刊,影响因子:6.212,DOI:10.1016/j.arabjc.2022.104422) 。

张婷瑜老师以木质素磺酸钠为碳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发射波长为492nm的荧光碳量子点。根据其优异的荧光特性,构建了用于总锰和抗坏血酸的检测荧光纳米探针,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所构建荧光纳米探针成功应用于吕梁市东川河、北川河水样中总锰的检测及市售Vc泡腾片中抗坏血酸的检测。
该工作与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弓晓娟教授、化学化工系张漪博士合作完成,论文第一作者是张婷瑜老师,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该工作得到了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吕梁市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