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校教师创新落实OBE理念,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夯实立德树人根基,更高质量完成专业认证、审核评估、硕单建设三大重点任务,9月14日,我校在弘智楼报告厅召开秋季学期全体教师集体备课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薛晋文以《深化教学改革 促进铸魂育人工作高质量开展》为题,与全校教师面对面、零距离探讨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启动问题探究式的行知课堂改革。
组织开展全体教师集体备课会,是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革命的主要抓手,也是“四个回归”和“以本为本”的重要体现,更是推进“教学立校”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全省高校中尚属首次。教务处处长刘方主持会议,各教学系部专任教师、教学质量与评估中心、教务处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集体备课会。
薛晋文从“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出发,深刻阐释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实、仁爱之心对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意义,深入剖析了当前学校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详细解析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及方法策略。
他指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准确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体现,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举措。
他强调,当前学校在思维理念、教学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同类院校相比仍存在差距,为实现区域知名省内一流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目标,建成晋西名校、红色学府、一流高校,建设晋西人才高地、创新高地、文化高地,他提出了三条举措。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教学学风建设。根据社会需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外部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环环相扣、和谐共振,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二是持续贯彻落实OBE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要建立“学校主导、教务主抓、系部主建、教师主改、学生主评”的改革机制和“一系一策、一师一案、一课一特”的改革策略,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教师固有教学思想、打造高质量课堂、重塑“崇德尚能、求真务实、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理论引领、实践为王、胸怀天下”的优良教风,“厚积薄发、批判创新、知行合一”的优良学风,形成人人参与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三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谋求学科差异化发展,加强“三个文化”育人特色建设。努力将黄河东岸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将吕梁精神与晋绥文化融入办学目标和方向,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育人理念。找准“比较优势、差异优势、错位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绝”。
他指出,本次会议不仅仅是一场讲座,更是全校的一次集体备课会,目的就是为了破除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形成领导与教师零距离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全校教职员工要认真落实“习近平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的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教学改革的紧迫性,打破“不愿改、不想改、不敢改”的局面;要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打开办学格局,拓展办学空间,构建思想盛宴的大学课堂;备课环节要精准设计、精准实施,确保精准获得实效;要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在润物无声中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要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将“实习、实训、实战”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要将“挂科率、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牢牢抓在手上,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他希望,通过教学改革能够将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的舞台,把独舞变成群舞,把课堂变成学堂,把教师主导变成教师引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交流模式,促进学校铸魂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